伤食之一。见《东医宝鉴》卷四。因过食五味致伤。《医便·饮食论》:“五味入口,不欲偏多,多则随其脏腑各有所损,故咸多伤心,甘多伤肾,辛多伤肝,苦多伤肺,酸多伤脾。《内经》曰,多食咸则脉凝涩而变色;多食苦
出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。涎出于口,口为脾窍,故涎为脾液。参见五脏化液条。
出《野菜谱》。为莕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卫气》。即背俞穴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痹论》。又名风痹、走注。详风痹条。
见杨志一《生育问题》。指生殖器发育畸形者。即雌雄人,详该条。
药书。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卫生局编。载内蒙古常用中草药393种,其中植物药342种,动物药38种,矿物药13种。按其主治功能分为解表、清热、止咳、化痰等21类。每种药物按别名、蒙药名、形态特征、生境
证名。见《中藏经·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》。详腹痛条。
补法之一。用温性药物补养正气的治法。多用于脏腑虚弱而偏于阳虚的病证。如四君子汤补气益脾。
病证名。见《经效产宝》卷中。即产门不闭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