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指腮部之漏疮。即骨槽风之别称。详该条。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四。即落痔汤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严景条。
病证名,又名小儿肿病。是指体内水液潴留,泛溢皮肤,引起头面目窠、四肢腹部以及全身浮肿的病证。《儒门事亲》:“小儿通身浮肿,是水气肿也。”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肾炎,肾病综合症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小儿肿
丛书名。清·徐辑。刊于1750年。包括《达生篇》、《种痘法》、《福幼篇》三种。
《医宗金鉴·幼科心法要诀》卷五十一方。枳壳(麸炒)、桔梗、陈皮、姜半夏、茯苓、炙甘草。加生姜,水煎服。治小儿停饮乳,胸膈膨满,呕吐痰涎。
见清·叶小峰《本草再新》。即莲子心,详该条。
指针刺时持针操作的手。一般多用右手。
即背俞穴。详该条。
饮食加工烹调著作。元·倪云林撰。所载饮食品共46种,其中有菜类31种,点心10种,饮料4种,调料1种。详载各种食物的取料、加工和烹调制作方法,并附制香灰法和洗砚法。现有版本见《膳夫经手录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