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麻科合璧条。
见圣济总录条。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用八卦命名者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地廓。详该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小儿则》。小儿突然遭受惊吓而发生抽搐。因小儿气血未充,神气脆弱,卒遇大惊恐吓,每易损及心、胆之气,恐则气下或气乱,使气血失调而致病。症见面赤,大便青,多烦,多哭,睡卧惊惕易醒,振动不宁。
病名。亦名妊娠眩晕。郑玉峰《万金方》:“妊妇头眩躁闷,不能举动,心震不安,名曰子眩。”多属肝肾阴虚,肝阳偏亢,上扰清窍所致。症见头痛眩晕,耳鸣眼花,心烦急躁。宜养阴清热,平肝潜阳。用一贯煎,或天麻钩藤
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第一百五十一。亦名月候过多、经乍来乍多。指月经周期虽准,但血量超过正常,或经行时间延长,超过七、八天以上,量亦增多。多因气虚不摄,血热内扰,劳伤冲任等所致。详气虚月经过多、血热月
【介绍】:见唐大烈条。
证名。又名善忘、健忘。《诸病源候论·多忘候》:“多忘者,心虚也。心主血脉而藏于神。若风邪乘于血气,使阴阳不和,时相并隔,乍虚乍实,血气相乱,致心神虚损而多忘。”详健忘条。
病证名。小儿浮肿的一种类型。因膀胱有病而引起的水肿。由膀胱气化不利,水液潴留而成。临床特征为浮肿,腹急(小腹胀急)。治宜化气利水,用五苓散。
食物本草著作。八卷。原题为“太仓云谷穆世锡辑,华亭眉公陈继儒正,男天谷士清编。”撰年不详。是书以医理述食物之性,共分水、谷、菜、兽、禽、果、鱼、味八类,一类为一卷。现有明万历间刻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