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刺激区

刺激区

现代针灸术语。与刺激点比较而言。因其刺激部位是一个面而不是一个点,故称。如皮肤针、腕踝针、头针等常用这个名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游风

    见《医门补要》卷中。即赤白游风色白者。详该条。

  • 偏对口疔

    病名。见《治疔大全》。疔疮生于颈后颈椎旁者。证治见疔疮条。

  • 马宗素

    【生卒】:约十二世纪【介绍】:金代医家。平阳(今山西省临汾)人。对热性病有研究,撰有《伤寒医鉴》一卷。反对朱肱《南阳活人书》用温热药治伤寒,而推崇刘完素用寒凉之法。

  • 足厥阴之别

    十五络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足厥阴络脉,见该条。

  • 生犀角散

    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卷四方。生犀角、麻黄各一两,防风、天麻、羌活、当归、人参、葛根、赤芍药各七钱半,炙甘草、秦艽各半两,石膏一两半。为粗末,每服八钱,水煎服。治妊娠中风不语,四肢强直,心神昏愦。

  • 肝胃气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柳选四家医案·环溪草堂医案》。指情志郁结,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。《类证治裁·胃脘痛》:“因肝乘胃而脘痛者,气冲胁胀,当辛酸制木,吴萸、白芍、青皮、木瓜、厚朴、延胡、金橘。”参见胃气痛、气郁脘

  • 中国医学约编十种

    丛书名。周禹锡编。刊于1938年。包括《生理约编》、《病理约编》、《诊断约编》、《药物约编》、《处方约编》、《内科约编》、《妇科约编》、《儿科约编》、《瘟疫约编》、《医腾约编》共10种,书中以中医理、

  • 脱营

    古病名。《素问·疏五过论》:“凡未诊病者,必问尝贵后贱,虽不中邪,病从内生,名曰脱营。”后世沿用脱营之名,而所指不尽相同。①指因情志所伤而成的一种虚劳证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九十一:“脱营之病,虚劳之类也。

  • 神灯照法

    熏法之一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一。其法用朱砂、雄黄、血竭、没药各三钱,麝香四分,共为细末。每用三分,绵纸裹药搓捻,长七寸,麻油浸透,点燃以烟熏患处。有活血消肿、解毒止疼的作用。适用于痈疽轻证,七日前后照之

  • 开阖补泻

    针刺手法。指以出针时开、闭针孔来分别补泻的方法。《素问·刺志论》:“夫实者,气入也;虚者,气出也……入(刺)实者,左手开针空也;入虚者,左手闭针空也。”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开阖补泻。以出针后轻轻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