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种属于阴的性质重合于同一事物上,示阴寒之弥漫。①夜半为重阴。日为阳,夜为阴,夜半为阴中之阴,故名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夜半而阴陇为重阴。”故人之体温(正常或病态)多于夜半而降。②病色之重阴。古人分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乌桕木根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。即临产。详该条。
阴交、阳交两穴的合称。详见二陵条。
【介绍】:见缪希雍条。
肝的阳气。主升发疏泄。与肝阴相对而言。参见肝阴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著有《活幼悟神集》20卷,佚。
病证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小儿初生目闭不开,多系胎有伏热,热蒸于脾所致。《幼幼集成》:“小儿初生目闭,此胎热也。”眼胞属脾,脾之脉络为热所壅,故眼胞赤肿,不能睁开。热重者并有面红唇燥。治宜清热泻脾,用生
古病名。泛指脚气以外的其他脚膝软弱之症。《中藏经·论脚弱状候不同》:“谓人之喜怒忧思,寒热邪毒之气,自内而注入于脚……其状类诸风、历节、偏枯、痈肿之证,但入于脚膝,则谓之气脚也。”因与脚气之病邪从外而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贯众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