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野鸦椿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精气不足,指老年人而言。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巨阳引精者三日,中年者五日,不精者七日。”
气功功法。借助于练功者自身或他人语言、意念、声音、温度、幻景等,诱使练功者全身放松,呼吸悠畅细缓,或排除杂念达到入静的方法。其功法主要有放松诱导、呼吸诱导、意念诱导、治病诱导等,临床多用于治疗心理疾病
病证名。麻疹后期全身燥痒。元·滑伯仁《麻证新书》:“麻证燥痒,乃是风邪外袭,皮肤燥烈之故。其证多在将收、收后时,因而得此燥痒,即用紫背浮萍加胆矾熏洗。”内服滋润活血熄风之剂,如生地黄、白芍、菊花、蝉蜕
《银海精微》卷下方。防风、黄芩、桔梗、茺蔚子各三两,大黄、玄参、细辛、五味子各一两。为粗末,每服五钱,水煎,食后服。治膜入水轮,日久失治伤瞳神者。
白滑苔见于舌之一侧的舌象。可见于半表半里之少阳证,或痰饮壅盛于肺。少阳证用和解法,痰饮内停用温肺散寒法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病证名。多因暑邪客于冲任胞宫,血难停留而致突然经血崩下。症见血色深红,质稀,量多如注,面赤或垢,身热口渴喜凉饮。治宜清热祛暑,凉血止血。方用单芩心丸,或益元散加百草霜。
见《中国传染病学》。山楂炭、当归、白芍药、炒黄连、木香、厚朴各3克,酒黄芩、酒大黄各4.5克,陈皮、泽泻各6克。水煎服。治细菌性痢疾,症见微寒壮热,心烦詀语,腹痛作胀,里急后重,滞下不爽,舌尖赤,脉弦
书名。4卷。清·邵澍辑于1829年。本书以辑录外科治疗方剂为主,不按病名分类,只记各方的适应症,缺乏论述和发挥。
【介绍】:见吴正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