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见产育保庆集条。
见头窍阴条。
病名。伤风有热象者。《赤水玄珠》卷一:“热伤风,咳嗽喉疼、面热,此素有痰火郁热在内,热极生风或为风寒所束不得发越。此热为本,寒为标。治宜清热散寒。经云,火郁则发之。又曰,风寒外束者可发,二陈汤加桔梗、
即红中黑纹舌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燕口、口吻疮。指口角生疮而湿烂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五十:“此由脾胃有客热,热气熏发于口,两吻生疮,其疮白色,如燕子之吻,故名为燕口疮也。”亦见于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四。多由脾胃有热上攻口唇所致。
即暖脐膏第二方,见暖脐膏条。
证名。见明·邓苑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。即飞蝇散乱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号小塘。仪真(今江苏仪征)人。以眼科著名,有七十二问,按照七十二个证候去辨明内外障眼的病情和预后。
病名。指痢疾之由肠胃蕴热而致者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五。《时病论》卷三:“热痢者,起于夏秋之交,热郁湿蒸,人感其气,内干脾胃,……热挟湿食,酝酿中州,而成滞下矣。盖热痢之为病,脉滑数而有力,里急后重
病名。即遗尿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论》:“膀胱不利为癃,不约为遗溺。”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遗溺一证,有自遗者,以睡中而遗失也。有不禁者,以气门不固而频数不能禁也。又有气脱于上则下焦不约而遗失不觉者,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