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。即妊娠下血。详该条。
在离正常进食时间较远时服药。治疗脾胃病的药或泻下药可食远服。
见虚则补之条。
即牛黄清心丸第一方,见牛黄清心丸条。
见医学五则条。
【介绍】:见严用和条。
病名。见谢观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因肝火湿热太甚下注,或新婚伤损,或交合不洁染毒而成。症见阴户一侧或两侧结肿,形如蚕茧。治宜清肝泻热解毒。方用逍遥散加减,或用甘草水薰洗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钩吻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。指鼻流涕与鼻腔出血的病症。王冰注:“鼽,谓鼻中水出;衄,谓鼻中血出。”详鼻流涕、鼻衄条。
症名。胃寒或痰湿困脾所出现的症状,也见于中风病人。《伤寒论·辨厥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干呕,吐涎沫,头痛者,吴茱萸汤主之。”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》:“邪入于脏,舌即难言,口吐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