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腕痈。见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二方。升麻、玄参、射干、连翘、栀子、黄芩、石膏、当归尾、麦门冬、生地黄、薄荷、大黄、金银花、甘草节。水煎服。治疹后热毒上冲,喉哑疼痛,饮水不止。②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荆芥穗
病名。《喉科心法》:“生于上下牙床尽根之中间,或左或右,初起红肿疼痛,结核如豆,甚则牙紧不开,轻则咀嚼不便。由肾胃两经风火而成。”治宜清胃泻火,解毒消肿。可选用五味消毒饮、知柏地黄汤、仙方活命饮、黄连
书名。6卷。清·张锡驹撰。刊于1712年。张氏融会《内经》理论以阐注仲景《伤寒论》,对读者理解经义并联系临床实际,有一定的帮助。本书删去王叔和整理本中“伤寒例”等部分内容,在编排次序上亦略有调整。末附
前阴尿道口与后阴肛门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浊阴出下窍。”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六棱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眼的部位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黑睛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莫伯盛条。
解剖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眼睑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