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伏
指两手伏脉,详伏脉条。
指两手伏脉,详伏脉条。
病名。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二十一:“产后气血劳伤,脏腑虚弱,若风冷乘之,血气愈虚,形气羸损,风冷入脏,令人无子,谓之风虚冷劳也。”参产后风冷虚劳条。
见《集验拔萃良方》。为丹参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腕痈。见该条。
①即九窍,出《玄女经》。包括耳二、眼二、鼻孔二、口、前阴、后阴。②古代将八方及中央定为九宫,见《灵枢·九宫八风》。九宫各有专名和数字(如表)。金、元时针灸家将八脉交会穴配合九宫数成为灵龟八法。
出《温热论》。治疗温病表证挟湿的方法。温病初起挟有表湿,于辛凉解表剂中加用芦根、滑石一类渗淡利湿药,使湿从下去,温热即易于清解。
脉学术语,见《难经·十四难》。其义有二:①指脉动次数。脉搏动一次称为“一至”,如“脉来一呼再至,一吸再至,不大不小曰平。”②指“至脉”,详见该条。
针灸著作。又名《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》。焦会元编。综合性针灸著作。书中除引录古代多种有关针灸文献外,还对于每个腧穴名称作了解释,并在治疗方面,提供了作者的经验。现有1937年铅印本。
【介绍】:见崔彧条。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辛夷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咽干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,故腹满而嗌干。”属于虚者,少阴液亏,少阴之脉循喉咙,挟舌本,虚则嗌干,治宜补肾养阴。属于实者,多系肺胃火炽,灼伤津液,咽嗌失于濡养所致,治宜清火、养阴、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