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八法之一,一名和解法。是针对外感病,邪既不在表,又不在里,而在半表里之间,不能使用汗、下等法时,用以和解的治法。《伤寒论》的小柴胡汤,治温疫的达原饮,治温病似疟的蒿芩清胆汤等,都是这一法则的例方。对
病名。《郑氏女科家传秘方》:“产后小便撒黑,谓之交经。用提气补血治之。”
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,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眉冲,见该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为黑脂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经济植物》。为黑阳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茅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瑞香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汝瞻。海盐(今浙江海盐)人。因母病购买了许多医书研读,并与各方名医讨论,遂精通医术。著有《医经大旨》(存),《药性准绳》、《明医会要》、《诊脉家宝》等书,多佚。
书名。22卷。清·黄元御编撰。刊于1754年。黄氏认为《金匮要略》治内伤杂病,大旨以扶阳气、运化脏腑气血功能为主,而后世又有滋阴之说,遂推阐“阳自阴升,阴由阳降”之理,颇有见地;但在论治方面多从温燥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