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又名胎干难产。清·周登庸《续广达生篇》:“产时用力太早,水衣先破,被风所吹,产户肿胀,干涩狭小者,用熏洗法,从容俟之,无不立下矣。熏洗法:紫苏不拘量,多点好,煎重汤熏洗阴户。随用麻油和蜂蜜涂之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鸡骨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《备急千金要方》指分娩。②病名。指临产时忽然晕厥。
见《兰室秘藏·眼耳鼻门》。即碧天丸,见该条。
亦称子夜。指子时。详十二时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廊菌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第六颈椎以上的椎骨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一在项后中复骨下。”张景岳注:“即大椎上骨节空也。复,当作伏。盖项骨三节不甚显,故云伏骨下也。”
又称下针法。指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。《子午流注针经·流注指微针赋》:“针入贵速,既入徐进。”说明不论何种进针法,在透皮入穴时都应快速,以减轻疼痛。针入以后,当根据补泻手法的需要再区分轻重快慢。临床常用的
见《贵州卫生》(11):1959。为水田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欠详。著有《玄秘会要针经》五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