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土龙疽

猜你喜欢

  • 湿毒下血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十一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下血腹中不痛,谓之湿毒下血。”多因湿毒结蓄大肠,损伤脉络所致。证见大便下血,血色不鲜,或紫黑如赤豆汁,小便不利,胸膈胀闷,饮食减少,或面色深黄等

  • 胎弱症

    病名。即胎萎不长。详该条。

  • 平补平泻

    ①指先泻后补的补泻方法。《神应经》:“……平补平泻,须先泻后补,谓之先泻邪气,后补真气。”②指调和气血,平衡阴阳的补泻方法。《针灸大成》:“有平补平泻,谓其阴阳而平也。阳下之曰补,阴上之曰泻。但得内外

  • 万年藤

    ①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女萎之别名。②见《药材学》。为关木通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鸭脚板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鸭儿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范东阳

    【介绍】:见范汪条。

  • 心营过耗

    指心阴耗损太过。热性病久热伤阴,或虚损病阴虚火旺,均能大量消耗血液中营养物质。主要证候有消瘦、夜热、心烦、易汗,舌绛,脉细数等。治宜养阴清热。

  • 龙舌三尖刀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卤地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茵陈麻黄汤

    《医宗金鉴·幼科心法要诀》卷五十四方。茵陈、麻黄。水煎,加黄酒少许服。治湿热黄疸,表实无汗者。

  • 叶劲秋

    【生卒】:1900~1955【介绍】:近代医家。字秋渔。浙江嘉善人。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,曾任上海中国医学院教授,解放后任上海市卫生局中医编审委员。著有《中医基础学》、《伤寒论启秘》、《仲景学说之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