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夏秋霍乱

夏秋霍乱

病名。指夏秋季节饮冷伤食湿热伏遏,或七情郁结所致霍乱吐泻者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四:“夏秋霍乱,多食冷水瓜果所致,宜木香藿香陈皮厚朴苏叶生姜四肢重著,骨节烦疼,此兼湿也,二术、二苓、厚朴、陈皮、泽泻。……凡夏秋霍乱,有一毫口渴,即是伏热,不可用温理脾胃药。如燥渴,小便不利五苓散为主,本方中肉桂亦宜酌用。”参见霍乱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蜻蛉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蜻蜓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发热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指体温高出正常标准,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。发热原因,一般可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。外感发热,常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:内伤发热,多由饮食劳倦,或七情变化,导致阴阳失调,

  • 红浮漂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满江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中医学概论

    书名。①南京中医学院编著。195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,1959年修订再版。修订本分上下二编。上编以基础理论为主,分别介绍阴阳五行,人与自然、脏象、经络、病因、证候分类、诊法、治疗法则、药物、方剂、

  • 岐天师

    【介绍】:见岐伯条。

  • 羊奶痔

    病名。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下编:“此痔内硬,头小根大,时作痒痛。”治宜化肉膏(桑枝灰、麻梗灰、广石灰、威灵仙、川乌、草乌、野芋头、生半夏、巴豆),再以生肌散收口。相当于血栓性外痔。

  • 伤寒总病论

    书名。6卷。宋·庞安时约撰于1100年。卷1叙述六经分证;卷2谈汗、吐、下、温、灸等治法;卷3论析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症;卷4~5列述暑病、寒疫、温病等;卷6载伤寒杂方、妊娠杂方等。其处方用药在《伤寒论

  • 舌黄鹅口

    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木舌。见该条。

  • 肝盛

    即肝气盛。详该条。

  • 金匮要略今释

    书名。又名《金匮要略方论今释》、《订正金匮今释》。8卷。陆渊雷撰于1934年。陆氏综合前人注疏,参考日人学说,对《金匮要略》原文予以分析归纳和诠注,并对某些条文的释义试图融会中西医学说。但在联系现代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