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见《宋史·艺文志》,释音一作释言。1卷。唐·杨玄操撰,已佚。
即犀黄丸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宋人,生平不详。著《胎产经验方》1卷,已佚。
出《诸病原候论》卷三十五。即王烂疮。详该条。
脏腑惊证之一。出金·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
朝鲜、越南等国对中医的称谓。远在一千多年前,我国医学与朝鲜、越南等国家的医学已相互交流。十七世纪初,朝鲜出版的一部医学巨著取名《东医宝鉴》。目前在朝鲜和越南等国,都设有东医研究机构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。一作腹。指腹部胀满不适,或腹部胀大。《诸病源候论·腹胀候》:“腹胀者,由阳气外虚,阴气内积故也。阳气外虚,受风冷邪气,风冷,阴气也。冷积于府藏之间不散,与脾气相壅,虚则胀
属湿痰、寒痰。若兼咳而声音重浊,鼻塞,多为外感风寒。
病名。系有头疽生于腰部命门穴者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又名对脐发。多因火毒伤肾所致。证治见有头疽。
病证名。①由于肺胃实火上升所致者,其证发作迅速,疼痛剧烈,局部充血严重,甚至出现脓性分泌物,常伴有全身症状。脉数苔黄而燥,治宜清热泻火,方用粘子解毒汤加减。即现代的急性咽炎。②专指结核性咽炎喉炎而言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