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大风消

猜你喜欢

  • 乔摩

    见《灵枢·病传》。乔,同“蹻”,用足踩;摩,按摩,用手按压或抚摸。蹻与摩都是通过压按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以调整阴阳气血,疎通脏腑经络气机的治疗方法,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称为“按蹻”,现代则属“推拿”范畴

  • 亡血

    统指血液的失亡。可见于伤寒误治。《注解伤寒论·辨脉法》:“病人脉微而者,此为医所病也。大发其汗,又数大下之,其人亡血。”如吐血、衄血、便血、尿血等失血量较多,血气亏损,亦可称为亡血。亡血可由多种病因导

  • 肝风目暗内障

    证名。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:“初患之时,眼矇昏暗,并无赤痛,内无翳膜……后亦变为青盲。”为肝肾不足引起的内障眼疾常见之候,宜滋补肝肾,用补肾丸加减。

  • 蛇缠虎带

    病证名。出明·万全《育婴家秘》。又名缠腰火丹、火带疮、蛇串疮。系由湿热火毒,蕴蓄经络而发。《外科大成》载其症“初生于腰,紫赤如疹,或起水疱,痛如火燎”。虽多发于腰及胸胁等处,但亦可发生于其他部位。发病

  • 中守

    经穴别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腹胀满脐结痛,坚不能食,灸中守百壮,穴在脐上一寸,一名水分。”后《类经图翼》等书列作水分穴之别名。见该条。

  • 茯神心木

    见《本草备要》。即茯神木,详该条。

  • 假甘草

    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野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毛窍血出

    证名。亦称脉溢。《医学入门》卷八:“毛窍血出,节次若血不出,皮膨胀如鼓,须臾眼鼻口被气胀合,此名脉溢。饮生姜汁、水各一二盏即安。”

  • 观身集

    丛书名。清·叶志诜编集。刊于1850年。全集收辑有关生理解剖著作四种。包括陈会《全体百穴歌》;沈绂《十二经脉络》,专述十二经脉起止部位及循行部位;沈金鳌《脉象统类》,以浮、沉、迟、数、滑、涩为纲,阐明

  • ①病因六淫之一,亦称风气。属阳邪,为外感疾病的先导,故外感多有风证,并常与其他病邪结合而致病,如风寒、风热、风湿、风燥等。《素问·风论》:“故风者百病之长也,至其变化,乃为他病也,无常方,然致有风气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