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大黄药

大黄药
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又名一号黄药大黑头草垂花香薷。为唇形科植物垂花香薷Elsholtzia penduliflora W.W.Smith的地上部分。分布云南。辛,凉。清热解毒,止咳。①治炭疽病,流行性感冒,流行性脑脊髓膜炎,肺炎,支气管炎,扁桃体炎,尿路感染。煎服:6~12克。②治乳腺炎,外伤感染。煎水洗或捣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酸桶笋

    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虎杖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经脉不调

    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。即月经不调。详该条。

  • 土杜仲

    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即藤杜仲,详该条。

  • 大头菜

    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芜菁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儿发干枯

    病证名,指小儿头发干枯而不光泽者。《太平圣惠方》第四十一卷:“足少阴之经血,外养于发,血气盛则光泽,若虚则血不能养发,故无光泽。”多见于小儿慢性消耗性疾病,亦有因气血不足而致者。发乃血之余,气血不荣于

  • 药线引流

    外治法之一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又名纸捻。即用吸水性较强的纸(古时多用桑皮纸)搓成纸捻,代粘或内裹去腐药,插入窦道或漏管中,引流去腐,促其疮口愈合。

  • 皂角子

    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皂荚子,详该条。

  • 盘肠痈

    病名。①见《张氏医通》卷七。指肠痈化脓后,脓汁从脐部溢出者。②清抄本《外科或问》:“此因脏腑积热归大小肠,或因食死畜肉发毒于左腹肠下,初觉红肿如粟,渐大如杯盘。”治法:以活命饮加柴胡胜金丹。

  • 郑麟

    【介绍】:清末医家。字应文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为当地喉科名医郑宏绩之孙,亦通医学,撰有《灵素汤液溯源》一书,未见刊行。

  • 草木图会

    书名。12卷。明·王思义撰。约成书于15世纪。本书即《三才图会》内容之一。是以图为主的图解性植物学。共收录植物(草木类,主要是药用植物)531种。每种均先绘原植物图,后记该植物的产地、形状,别名及性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