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心草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通城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通城虎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即胎前消渴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休宁(今安徽休宁)人。名医孙一奎之子,曾与弟孙朋来共同整理编辑孙一奎的《孙文垣医案》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又名青蛇便。由肾经虚损,湿热下注所致。初起小腿肚结块长约二、三寸,色青紫,肿硬疼痛,头大尾小,形如青蛇,全身可出现憎寒壮热。蛇头向下者,毒轻而浅,急刺蛇头半寸或一寸,出紫黑血
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七册方。赤芍药、当归、大黄、黄芩、生地黄、黄连、川芎、薄荷各等分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后米汤送下。治眼内血灌瞳神,赤脉涩痛,大热上壅者。
指心胸闷乱,眼目昏花之状。多属热证、实证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:“脉盛,皮热,腹胀,前后不通,闷瞀,此谓五实。”高士宗注:“闷,郁也;瞀,目不明也。”
即经来如铜绿水。详该条。
出《蕲艾传》。为艾叶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明史·方技》。明·吕复撰。已佚。
病证名。《医宗金鉴·痘疹心法要诀》:“凡出麻烦渴者,乃热毒壅盛也。”热扰于心则烦;热灼于胃则渴。麻疹尚未透出时,而见烦渴者,宜透疹生津,用升麻葛根汤加花粉、麦门冬;疹已出者,宜清热保津,用白虎汤;疹没
【介绍】:见罗知悌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