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亦名经行脏躁,经前精神异常。指每值行经前后或经期,出现烦躁易怒,悲伤啼哭,或喃喃自语,精神异常。多因心血不足,肝气郁结,痰火上扰所致。心血不足者多因素体阴虚,心失濡养,血不荣脑,神不守舍,症见悲
痧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乌痧,满身胀痛,面目黧黑。身有黑斑,毒在脏腑,气滞血凝,以致疼痛难忍。”宜阿魏丸等方。《七十二种痧症救治法·乌痧》:“此症有二,俱系预先感冒风邪,未经发泄,又因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大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叶氏眼科方》。指外眦。详该条。
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三方。防风、炒酸枣仁、人参、当归各一钱,远志一钱二分,橘红、菖蒲、天南星(泡)、茯苓各八分,羌活、炙甘草各五分,生姜五片。水煎,不拘时服。治心虚惊悸,不能言。
见《本草蒙筌》。为蟾蜍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四气街。《灵枢·动输》:“四街者,气之径路也。”见气街条。
证名,指小便闭塞不通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膀胱病,小便闭。”详癃闭条。
人体部位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眼弦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阎孝忠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