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儿心病证治

小儿心病证治

儿科五脏病证治之一。心主惊,故病多惊悸哭叫,手足动摇,神乱不安等。心热壮热,心胸热,口中气热,欲就冷,目上窜,目内赤,合面而睡,咬牙,欲言不能。实则发热,烦渴,叫哭,喜仰卧,惊搐。治宜清心泻热,用泻心汤导赤散。如心火亢盛,心中烦热;火扰心神,急躁惊惕,宜清心镇惊,用凉惊丸心火上炎,舌赤糜烂;火灼津伤,舌绛烦渴,宜清心生津,用导赤散合增液汤。火犯阳络血热妄行,衄血咳血,宜凉血止血,用犀角地黄汤痰火扰心心烦心悸,易惊易搐,宜豁痰宁心,用黄连温胆汤琥珀抱龙丸痰迷心窍神昏呆滞,喉中痰鸣,宜化痰开窍,用苏合香丸,或牛黄清心丸心血瘀阻,心悸肢冷,舌紫脉涩,指纹紫暗,宜活血消瘀,用丹参饮桃仁红花苏木蒲黄。虚则卧而悸动不安;如血不养神,神不内敛,悸而易惊,脉细促而舌淡,宜养心复脉,用复脉汤。阴不制阳,虚热内生,低热盗汗五心烦热,脉细数,宜育阴潜阳,用三甲复脉汤心气不足,鼓动无力,心悸少气而汗出,宜补心益气,用独参汤生脉散心阳暴脱,大汗淋漓,四肢厥冷,用参附龙牡汤。《育婴家秘》:“心主血脉,色者血之萃,脉者心之合也,如色见红润,脉来大数者,此心气有余之象,其儿易养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鬼排

    古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一。即鬼击。详该条。

  • 程耆祥

    【介绍】:见程公礼条。

  • ①通吭、肮。人颈的前部;喉咙。②亢进、强盛。如“阴虚阳亢”、“亢则害,承迺制。”

  • 野麻

    见《中国经济植物志》。为罗布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疫咳

    即百日咳。详该条。

  • 肺痿喘

    证名。指肺痿病症所出现的气喘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肺痿喘,唾有脓血或浊痰,宜紫菀散。”本证所指肺痿与通常所称之由肺损阴虚或肺寒阳虚的肺痿有别。《汤液本草》卷中:“肺痿,咳唾脓血。”本证可

  • 辛凉清气

    是用辛凉(寒)的方剂清解气分热邪的治法。如患者有高热、不恶寒、反恶热,口渴、大汗出、面目赤色、呼吸气粗、语声重浊、小便短赤,舌苔黄、脉洪大等,用白虎汤,即属此法。

  • 凤仙子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急性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卒腰痛

    证名。指突然发作的腰痛。《诸病源候论·腰背病诸候》:“夫劳伤之人,肾气虚损,而肾主腰脚,其经贯肾络脊,风邪乘虚卒入肾经,故卒然而患腰痛。”多因骤感外邪及闪挫外伤所致。治疗以祛邪及疏通气血为主。参见腰痛

  • 隐白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P1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太阴脾经。井(木)穴。位于趾内侧,趾甲旁约0.1寸处。布有腓浅神经的趾背神经与趾底固有神经的吻合支,并有趾背动脉通过。主治腹胀,泄泻,便血,崩漏,带下,癫狂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