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气血循环。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:“尽气闭环,痛病必下。”②环绕。《素问·奇病论》:“环齐而痛。”③圆环。《灵枢·动输》:“营卫之行也,上下相贯,如环之无端。”
见《广东新语》。为香蒲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?~1951【介绍】:字先识。四川双流人。清库生。年青时喜好医药,后锐志于古诗文辞之学。辛亥革命后复肆志于医,于成都市设义生堂药肆悬壶售药。毕生勤于撰述,阐发古籍精微,主要著作有1932年辑
证名。泛指妊娠期之咽喉疼痛。认为是由于孕妇阴虚火旺,胎气上冲所致。治宜养阴清热,如知母、黄柏、元参、麦冬、薄荷、黄芩等煎服,更应详审脉症,辨证施治。
病名。指饱食后发咳嗽。多因脾胃虚弱所致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食饱咳,每一食饱则发咳嗽,此脾胃虚寒也。宜用《千金》温脾汤。若咽中痛而声鸣者,加干姜一两。”参见咳嗽条。
①骨名。又名后山骨、玉枕骨、乘枕骨、后枕骨。详后山骨条。②窍阴(头)穴之别名,出《针灸聚英》。属足少阳胆经。位于乳突后上方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三。由于硬下疳引起的横痃破溃。鱼口的命名来源有二说:一为左称鱼口,右称便毒。二为因其创口久久不敛,呈长形如鱼的嘴。
【介绍】:见顾锡条。
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又名脐痈毒。生于脐中之痈肿,系由心脾湿热火毒流入小肠经,或脐部搔抓染毒而成。症见脐部肿突,皮色或红或白,红则清解,以外痈治之;若色白宜隔蒜灸之;初起服仙方活命饮加升麻;便
见《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即宽筋藤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