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引伸法

引伸法

推拿手法。牵拉肢体,使关节伸展活动的方法。常用于四肢和颈腰部。有舒展筋脉,缓解挛缩和帮助关节复位等作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热因热用

    反治法之一。以热药治疗真寒假热之法。例如病人四肢逆冷、下利清谷、脉沉细、面颊浮红、烦躁、口渴不欲饮,其中四肢逆冷、下利清谷、脉沉细是真寒,面颊浮红、烦躁、口渴是假热,用白通汤(葱白、干姜、附子)加猪胆

  • 土风疮

    病名。发作性皮肤丘疹疾患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。因肌腠虚疏,风尘入于肌肤所致。状如风疹、瘙痒、搔之头破而成疮,时好时发。治宜疏风止痒。内服局方消风散或荆防败毒散。注意皮肤清洁,以防再发。类似丘疹性

  • 白苔双黄舌

    白苔中有两条黄色苔呈纵形排列的舌象。外感杂病均可见。外感多为表邪入里,而表证未罢;杂病多属积热聚于肠胃,肠胃不和所致。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侠溪

    经穴名。代号GB43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少阳胆经。荥(水)穴。位于足背部,第四、五趾缝间,趾蹼缘上0.5寸处。布有趾背神经和趾背动、静脉。主治胁肋痛,寒热,头痛,目眩,耳鸣,耳聋,目外眦痛,颊颔肿

  • 肝著

    病名。指胸痛时每欲蹈压,初起常喜饮热之症。多因邪气留着,肝脏气血滞而不畅,上逆于肺所致。《金匮要略·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》:“肝著,其人常欲蹈其胸上,先未苦时,但欲饮热,旋复花汤主之。”有因肝虚所致者

  • 济生方

    方书名。又名《严氏济生方》。宋·严用和撰于1253年。10卷。内容包括中风、中寒、中暑等内、外、妇科疾病79篇。每篇先述病候,后记方剂,共450余方。选方多经作者试用,切于实用。现存有1734年日本的

  • 周纪

    五运六气,天干在上,以五岁为一周,地支在下,以七百二十气为一纪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上下周纪,其有数乎?”

  • 唾脓血

    证名。见《伤寒论·辨厥阴病脉证并治》。指咳唾脓血。《金匮要略心典》卷上:“惟胸中痛,脉滑数,唾脓血,则肺痈所独也。”参见咳唾脓血、肺痈条。

  • 皮刺疗法

    即皮肤针疗法,因刺激仅及皮肤而名,见该条。

  • 息胞

    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:“有产儿下。若胞衣不落者。世谓之息胞。”详胞衣不下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