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周祐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望江南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药籢启秘》方。白降丹、红升丹、熟石膏各等分,冰片少许。为细末,米糊为条,插入疮口,上盖薄贴。治一切疮毒阴疽,日久成漏,脓水淋漓不断。
见《天津医学通讯》。1971;(6):1。为喜树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宋人。撰有《神圣集》3卷,已佚。
病名。指疟发于足厥阴者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足厥阴之疟,令人腰痛,少腹满,小便不利,如癃状,非癃也,数便,意恐惧气不足,腹中悒悒,刺足厥阴。”治宜先用三黄石膏汤以祛暑邪,次用鳖甲牛膝汤等方。参见三阴经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三香丸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泄泻论》。指饮酒过多,损伤脾胃,酿成湿热所致的晨泄。其症每至五更则腹中作痛,泄下黄沫,小便赤色或如米泔,脉洪数或弦数。治宜清化湿热,用平胃四苓散加葛根、黄柏,或家秘川连枳壳汤。参
经穴别名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载:“眉本二穴。”王冰注:“攒竹穴也。”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腐婢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