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搓法

搓法

刺法。指入针后,以拇食两指持住针柄,如搓线状朝一个方向捻转的方法。《针经指南》:“搓者,凡令人觉热,向外针似搓线之貌,勿转太紧。治寒而里卧针,依前转法,以为搓也。”有的搓法掺以提插,区分寒热。如《针灸问对》:“下针之后,将针或内或外,如搓线之状,勿转太紧,令人肥肉缠针,难以进退。左转插之为热、右转提之为寒,各停五息久,故曰搓以使气。”本法有促针感产生和加强针感的作用。但单向捻转数不宜过多,否则针身容易为肌肉组织缠住,发生滞针折针等异常情况。②推拿手法名。见《饮膳正要·养生避忌》。用两手掌面挟住一定部位,相对用力,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搓揉。《厘正按摩要术·立法》:“搓以转之,谓两手相合而交转以相搓也。或两指合搓,或两手合搓,各极运动之妙,是从摩法生出者。”本法常用于四肢及胁肋部。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等作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舒卡·洛最给布

    【生卒】:1509~1580?【介绍】:明代藏族医学家,为舒卡·年姆尼多吉的后裔。西藏人。从幼接受教育,尤精于医学。他所著的《祖先遗教》,是对《四部医典》进行注释的重要著作,至今仍为人们学习医典的重要

  • 叶上花根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即叶上珠根,详该条。

  • 下横骨

    骨名。又名横骨、盖骨。即耻骨上支。

  • 针经节要

    针灸著作。1卷。撰人佚名。约成书于金元之际。后辑入元代著名的医学丛书《济生拔萃》中。本书系节录《针经》(后世传本即《灵枢》)中十二经脉的五腧穴流注部分并加以发挥而成。首论十二经气血多少、十二经流注孔穴

  • 张醴泉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筱衫条。

  • 延陵君炼气法

    气功功法。以“闲气”为主的练功方法。见于《云笈七韱》卷61。其方法:取静室处,散发,宽衣,覆被,正身仰卧,展脚及手于席上,勿握固。待全身安排舒适后,即便调气,候气得所(候气和调),咽之便闭气令闲;又冥

  • 天河芋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海芋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清咽葛根汤

    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葛根、荆芥、金银花、僵蚕、薄荷、牛蒡子、桔梗、蝉蜕、枳壳、甘草、山楂、赤芍药。水煎服。治疫喉肿痛微腐,身热汗少,痧隐神清,舌白,脉郁不起者。若无汗加豆豉;热甚加连翘、栀子。

  • 升阴丸

    《医学入门》卷六方。熟地黄五钱,白芍药、知母各三钱,升麻、干姜各二钱,甘草一钱。为末,粥和丸。治久病大肠气泄。

  • 精时自下

    证名。出《灵枢·本神》。即指滑精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