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又名眼生肉线、眼祟。系因肝胆之火郁于睑部而发。《石室秘箓》:“有人眼内长肉二条,长一寸如线香之粗,出于眼外,此乃祟也。”内治宜清肝泻胆散邪,用龙胆泻肝汤加减,外用冰片、黄连、硼砂、甘草研末调人乳
病证名。系指舌长吐出口外而收缩无力。参见舌纵条。
背的侧部,相当于肩胛下至第十二肋间部位的总称。
病证名。①目侧视貌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指出,双目睛通亦名睊目。详目偏视条。②古义与涓通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:“风气客于睑眥之间,与血气津液相搏,使目眥痒而泪出,目眥恒湿,故谓之睊目。”
即有病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故乃可诊有过之脉。”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挟脊之有过者,取之所别也。”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壁钱,详该条。
出《证治要诀》。即鳖甲,详该条。
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莎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医学入门》卷七。即人参清肺汤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