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名。出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。位于耻骨下缘中点,阴茎根旁开3寸处。主治竖痃疝气,气上攻心。直刺1~1.5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其职位仅次于太医局令,协助太医令主管太医局工作。
病证名。见清·颜筱园《眼科约编》。即瞳神缩小。详该条。
见宋·伍起予《外科新书》。是研究体表病证的病因、病机、治法为主的专门学科。
病证名。《女科秘要》卷二:“此乃过食生冷,兼有风寒中胃肺经,因而生痰气急。”宜紫苏安胎散(紫苏、枳实、桔梗、大腹皮、贝母、知母、当归、五味子、甘草、石膏、桑白皮)。
病名。出《魏书·王慧龙传》。古名鼻赤,《素问·热论》:“脾热病者,鼻先赤。”又名鼻齇、肺风、肺风粉刺、赤鼻、鼻准红赤,俗称酒渣鼻、酒糟鼻。由脾胃湿热上熏于肺所致。症见鼻准发红,久则呈紫黑色,甚者可延及
见会元针灸学条。
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三。即熏法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洪正立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广枣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