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脏或某一组织器官有病,可于相应的体表输穴上产生压痛或感觉异常,按诊或针灸这些压痛点,可以诊断和治疗有关脏器的疾病,如肝、胆痛压肝俞、胆俞,牙痛压颊车等。此即《灵枢·经筋》所谓“以痛为输”的道理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泽泻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验方新编》卷十一方。大枣二斤,金银花、当归身各一两,甘草三钱,僵蚕、白芷、乳香、五倍子、黄芪各五钱。水煎,分四至五次服,吃枣。治疮毒日久,疮重体虚者。
①额部。《类经》卷六:“额上曰颜。”“颜为额角,即天庭也。”②泛指脸面部。
证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六上。指白睛赤候风火眼。《秘传证治要诀》卷十:“赤眼有数种:气毒赤者,热壅赤者,有时眼赤者,无非血壅肝经所主。”即目赤,参见该条。
肾脏真气已绝的脉象。肾脉当沉而反躁动,轻按之坚实,重按之乱如转丸,尺部更为明显。《金匮要略·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》:“肾死脏,浮之坚,按之乱如转丸,益下入尺中者,死。”
即紧病。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·泻论》:“暴泄如水,周身汗出,一身尽冷,脉微而弱,少气而不能语,其甚者加吐,此谓急病,宜治之以浆水散。”详紧病条。
①体内形如薄皮的组织。如耳膜、筋膜等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肝主身之筋膜”。②膜原。《素问·疟论》:“横连膜原也。”详见膜原条。③病证名。见《神农本草经》卷二眼生片状薄膜,通常伴有血丝,从白睛发出,侵向黑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即泽兰,详该条。
《普济本事方》卷十方。厚朴(姜汁炙)、白术、天麻、硫黄各半两,全蝎(去毒)、防风、人参、肉桂各一分。为细末,酒浸、蒸饼为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,米汤送下。治小儿慢脾风,因吐利后虚困昏睡,欲生风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