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眼科要览》。为马蹄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灸疗著作。敦煌出土卷子。约撰于唐代,撰人未详。现存残卷,书名原阙,后据内容新拟。现存人体正背面图18幅,每图旁示穴位、主治证候及灸治壮数。其中有些穴名不见于现存针灸专书,如板眉、脚五舟、天门、聂俞等。
指由于邪热郁于少阳经而产生胸胁苦满,往来寒热,心烦,胁痛等症,热邪介于半表半里。治宜小柴胡汤。
生命垂危时所出现的特殊脉象。详七怪脉、十怪脉条。
《华佗神医秘传》卷三方。羊踯躅三钱,茉莉花根一钱,当归一两,菖蒲三分。水煎服。用于手术麻醉。本方来自《串雅内编》的换皮麻药方。
病名。系指痈发于喉之两旁,夹喉而生,故名。多由肝胃火毒上炎所引起。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:“夹喉痈生喉两旁,肝胃毒热发其疮,疮与结喉痈同治,尤嫌痰壅不时呛。”治宜解毒、清热、消肿。方用仙方活命饮、
指太阳经病又併发阳明经证候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二阳并病,太阳初得病时,发其汗,汗先出不彻,因转属阳明,续自微汗出,不恶寒。若太阳病证不罢者,不可下,下之为逆,如此可小发汗。设面色缘缘正赤
经穴别名。出《素问·气府论》。《针灸甲乙经》作上关穴别名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明·倪维德《原机启微》。即能远怯近症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应园。江西金谿人。对内、外、儿等科都有所长。编著有《痰火点雪》(一名《红炉点雪》)一书,重点讲述肺痨病的证治。另著有《外科百效全书》、《幼科百效全书》、《小儿痘疹医镜》等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