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名称。宋代始分医学为九科,即大方脉、风科、小方脉、眼科、疮肿兼折疡、产科、口齿兼咽喉科、针灸科、金镞兼书禁科。清初沿袭明末制度分医学为十一科,不久即改为九科,即大方脉、小方脉、伤寒科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巴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朱琏编。共分5篇:第一篇绪论;第二篇针灸治疗原理;第三篇为孔穴总论及针术,灸术方法;第四篇孔穴各论,按全身各部位分述孔穴的位置和主治;第五篇为各科疾病的针灸治疗。书末附以新中国医学者对针灸的研究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石菖蒲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四。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。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卤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手指掌面各指节之间肌肉略突起的部分。
【介绍】:见吴恕条。
即妊娠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阴搏阳别,谓之有子。”
书名。①即徐彬撰《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》,详该条。②宋·李涉撰。书未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