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问》篇名。生气,指人的生命活动。天,指自然界。本篇论述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有着密切相通的联系。内容主要是运用阴阳理论,从生理病理两个方面来阐述人体与自然的联系。其中列举了许多种疾病,着重说明
《金匮要略》方。柴胡八两,人参、黄芩、甘草各三两,栝蒌根四两,生姜二两,大枣十二枚。水煎,分三次服,日二次。治疟病发渴,亦治劳疟。
书名。6卷(又有2卷本)。清·夏鼎撰。刊于1695年。卷1主要论述小儿科医生应注意的事项和推拿疗法的具体应用;卷2论面部望诊及初生儿疾病;卷3为惊痫诸症;卷4麻疹、伤寒、疟、痢诸病;卷5为儿科其他杂症
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卷五方。白术、当归、芍药、川芎、黄芪、茯苓、熟地黄一两,柴胡、人参各一两半。水煎服,日三次。治产后日久虚劳,针灸不效者。
【介绍】:清代民间外科医生,人称为毛矮子。湖南辰溪县人。据说他于二十几岁时,从远处来的乞丐处学得治疗痈疽瘰疬及跌打损伤等外证之术,并能作腹部手术。
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凡属脆弱虚证应采用固补的治法。如肺虚咳血,用百合固金汤;肾虚滑遗,腰膝痰软,用金锁固精丸。
书名。6卷。明·王纶撰于1502年,后经薛己整理注释。刊于1549年。此书系王氏医学杂著,前3卷医论部分,论述发热、劳瘵、泄泻、痢疾、咳嗽、痰饮等内科杂病以及妇产科、眼、耳、鼻、齿等病证证治,并分析了
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字诚叔。绍兴(今浙江绍兴)人。著有《难经疏义》2卷。
病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卷二十六。由心火上炎,致舌破裂疼痛,口干燥,脉数有力。治宜清心泻火,用黄连解毒汤、导赤散等加减。由阴津耗伤致口燥咽干,舌裂声嘶。治宜养阴润燥,可选用甘露饮、养阴清肺汤或六
息粗是指呼吸时声音粗大。《素问玄机原病式·六气为病》:“故病寒则气衰而息微,病热则气甚而息粗。……热则息数,气粗而为喘也。”在肺热炽盛或痰气水饮阻遏气道时常出现本症。参见痰喘、水喘、火喘、齁喘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