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标本中气

标本中气

运气术语。六气的变化,可分标、本、中见之气等,以说明运气的变化与人体发病的关系,提示治疗的法则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气有从本者,有从标者,有不从标本者也。少阳太阴从本,少阴太阳从本从标,阳明厥阴不从标本,从乎中也”。少阳和太阴之气从本,因少阳是本火而标阳,太阴是本湿而标阴,二者都是标本同气,所以从本。少阴和太阳之气,或从本或从标,因少阴是本热而标寒,太阳是本寒而标热,二者都是标本异气,故根据变化或从本或从标。阳明和厥阴之气,不从标也不从本,仍从其中见之气。因阳明本燥而标阳,中见太阴湿土,燥从湿化,所以从乎中气;厥阴是本风而标阴,中见少阳相火,风从火化,所以亦从乎中气。古人认为人在气交之中,因天地有非常之变,感而成病;病变过程中,也会与六气有相应的变化。概括标本中气的治法,无论取本取标或取中气,只要是病之所生,就是治之所施。又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:“少阳之上,火气治之,中见厥阴”。张景岳注:“此以下言三阴三阳各有表里,其气相通,故各有互根之中气也。少阳之本火,故火气在上,与厥阴为表里,故中见厥阴,是以相火而兼风木之化也”(《类经》卷二十三)。如以经脉来说,凡互为表里的,在六气则互为中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少腹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小腹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虎咬伤

    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七。一般伤势较重,伤口血出、疼痛难忍、易于溃烂;如伤于致命处,亦可致死。治宜用生铁数斤,煮水外洗,并用地榆一斤、三七三两、苦参四两为细末和匀掺伤处,可止血止痛;或用白矾研末外掺

  • 气虚眩晕

    病证名。《症因脉治·内伤眩晕》:“气虚眩晕之症,气虚即阳虚也。其人面色白,身无热,神识清爽,言语轻微,二便清利,时或虚阳上浮,头面得火,眩晕不止。”《医略六书·眩晕》:“劳倦伤脾,清阳下陷,眩晕倦怠,

  • 山马蹄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萝芙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热俞五十九穴

    经络俞穴。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等篇。指治热病的五十九个俞穴。头上五行(中行为督脉,傍四行为足太阳经),每行五穴(中行为上星、囟会、前顶、百会、后顶五穴;次两傍二行各五穴为五处、承光、通天、络却、玉枕;又

  • 十二原穴

    ①指五脏及膏肓之十二个原穴。即肺之原太渊,左右各一;心之原大陵,左右各一;脾之原太白,左右各一;肾之原太溪,左右各一;肝之原太冲,左右各一;膏之原鸠尾;肓之原脖胦(气海)。“凡此十二原者,主治五脏六腑

  • 叉手自冒心

    证名。指两手交叉覆按心胸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发汗过多,其人叉手自冒心,心下悸,欲得按者,桂枝甘草汤主之。”《伤寒溯源集》注:“发汗过多,则阳气散亡,气海空虚,所以叉手自冒覆其心胸,而心下

  • 产科入门

   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
  • 天癸的简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湿热牙痛

    病证名。牙痛之因于胃经湿热内蕴者。用黄连温胆汤、甘露消毒丹等加减。参见痰毒牙痛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