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到一个地区,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,暂时未能适应而出现的各种病状。如食欲不振、腹胀、腹痛泄泻或月经不调等。
见《本草经疏》。即木贼,详该条。
即龙虎升降,见该条。
泛指素体虚、机能衰退的一些慢性病。病机上又称内有久寒。参痼冷条。
唐代医官职称。共设4名,官阶从六品上。
见《山东中药》。为萱草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北宋医家。闽县(今福建福州)人。通方伎之学。曾选取《太平圣惠方》中便于应用的方剂6000余首,编成《圣惠选方》60卷,已佚。
帮助排痰或祛除生痰病因的方法。分为化痰、消痰、涤痰三类。其中以化痰法为常用。
中国著名的寺院。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北少室山北麓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(公元495年)始建,隋文帝时(公元589~604年间)改名陟岵寺。唐改复原名。据清乾隆所修《一统志》称,印度迦佛佗禅师于隋时来中国,
古病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胗,“唇疡也”(《说文解字》)。详唇疮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