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气包

气包
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赤皰之别名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去针

    即出针,《素问·针解》:“刺虚须其实者,阳气隆至,针下热乃去针也。”见出针条。

  • 陈万卿

    【介绍】:见陈衍条。

  • 臭藤

    见《天宝本草》。为鸡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摄营煎

    见《景岳全书·新方八阵》卷五十一。即寿脾煎,见该条。

  • 肉龟

    病名。①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黄瓜痈。见该条。②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发际疮之别称。见该条。

  • 胻毛

    出《灵枢阴阳二十五人》。同胫毛。详该条。

  • 痰泄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医宗必读·泄泻》。即痰泻。详该条。

  • 经水全白

    见清·王之翰《妇科胎产百病》。即经来白色。详该条。

  • 气血两燔

    燔,焚烧;指火盛。温热病气分的热邪未解,而营血分热邪已盛,以致形成气血两燔之证。症见壮热、口渴、烦躁谵妄、斑疹透露,甚或吐血、衄血,舌绛苔黄,脉数等。《温病条辨·上焦篇》:“太阴温病,气血两燔者,玉女

  • 证名。见《外科理例》卷一。又名内陷。即疮疡邪毒内攻之意。参见三陷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