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许豫和条。
经脉名称之一。包括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。与太阳经互为表里。《素问·阴阳离合论》:“太阴之前,名曰阳明。”本经多血多气,阳气最盛,是在太阳和少阳两经阳气基础上的发展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两阳合明
病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十三贝母条下。即人面疮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红炉点雪》卷二:“若因邪郁痰壅,肺痿狐惑等症,则其声哑嗄。”即瘖。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衍义》。为建兰花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即三丫苦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五色梅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九方。当归尾、炙穿山甲(研)、生甘草、桃仁泥、皂角刺各二钱,黄连一钱五分,枳壳(麸炒)、槟榔、天花粉、乌药、赤芍药、生地黄、白芷各一钱,元明粉、大黄各三钱,红花五分。水
即《针灸甲乙经》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少冲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