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白矾,见该条。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龙船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心阴虚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脾受邪热所致的病证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脾热病者,先头重颊痛,烦心,颜青,欲呕,身热,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俛仰,腹满泄,两颔痛。”
指肝胆俱有实邪壅塞其经,甚而横逆犯脾胃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左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,足厥阴与少阳经俱实也。病若胃胀呕逆,食不消,名曰肝胆俱实也。”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2卷,已佚。
见上海中医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钩藤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指一种食后即饥,胃脘疼痛的疝气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:“阴气在内,寒气客于足阳明、手少阴之络,令食竟必饥,心为之痛。故谓之饥疝。”
见西溪书屋夜话录条。
痿证之一。见《医宗必读·痿》。指皮毛痿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