灸疗器
即温灸器,见该条。
即温灸器,见该条。
病名。多由瘟疫之毒中于心经而上炎于舌所致。疔生舌上,或红或紫,疼痛,如樱桃大,破后流脓出血。治宜泻火解毒,消肿止痛。可选用清瘟败毒饮加减。外用紫雪散。参见舌疔条。
《审视瑶函》卷四方。车前子、黄芩、木通、陈皮各一钱,淡竹叶二十片,茯苓、枳壳、炒栀子、荆芥穗、苍术各八分,甘草三分。为粗末,水煎,去渣热服。治小眦漏,时流血水。
十二经别之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足厥阴经别,见该条。
即天灵盖,详该条。
即指纹深沉。主病邪在里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见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为菊花药材之一种,详菊花条。
证名。多由毒火内陷心包,疫邪不能外达,甚则神昏谵语,痧隐,喉烂。治宜达邪,解毒,清心开窍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胖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