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炮制

炮制

又称炮炙修治修事。泛指药材的加工处理,如切饮片、炙、煅、蒸、淬等。药物炮制,早在《内经》和《神农本草经》已有记载,至刘宋·雷教著成《雷公炮炙论》,是我国最早的制药专书。炮制的目的在于:①清除杂质,易于保存。可用洗、漂、烘、晒及阴干等法。②便于制剂和服用。如代赭石磁石牡蛎、鳖甲等,采用煅制,使质地松脆,易于研碎,有助于煎出有效成分。③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。如生半夏生姜制过,巴豆去油等。④改变药物性能,加强疗效。如生地清热凉血,经用酒蒸晒成为熟地后,就变为温性而滋肾补血常山用醋制,催吐的作用加强,用酒制可减弱其催吐的作用。炮制总分为水制、火制、水火合制。水制有洗、漂、泡、渍、水飞等;火制有煅、炮、煨、炒、烘、焙、炙等;水火合制有蒸、煮、淬等。详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血母块

    病名。清·汪嘉谟《胎产辑萃》:“产后恶露不尽,血结刺痛,名曰血母块。”详儿枕痛条。

  • 开喉剑

    见《天宝本草》。为八爪金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李冠仙

    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文荣,别号如眉老人。江苏丹徒人。因受喻昌所著《寓意草》一书启发,将自己临证医案于1825年整理成《仿寓意草》一书(1887年刊行)。晚年于1849年撰《知医必辨》一书(1918刊

  • 产后败血成痈

    徐润之《最新三字达生续编》:“产后……败血留内,结成痈疽,只宜生化汤加连翘、双花、甘草、节乳香、没药治之,切不可用寒凉败毒之药,恐溃后腐烂,必难医治。”

  • 擦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用手掌紧贴皮肤,稍用力作快速来回直线摩擦,使体表局部发热。有活血散瘀,消肿止痛等作用。常用于软组织扭伤的肿痛、肌肉痉挛等症。《韩氏医通》:“凡小疾有痛处,即令壮夫揩擦至热,或按之拿之,令气

  • 蒋达善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蒋宗武条。

  • 痰滞恶阻

    病证名。恶阻症型之一。平素脾胃虚弱,运化失常,聚湿成痰,孕后经血壅闭,冲脉之气上逆,痰饮随逆气上冲所致。症见恶心,呕吐痰涎,胸满不食等。治宜豁痰降逆。方用小半夏加茯苓汤。

  • 名医刺法

    见针灸传真条。

  • 灸花

    灸法术语。见《针灸集成》。指灸疮的化脓状态。

  • 三叶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鸭儿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