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焦循

焦循

【生卒】:1763~1820

【介绍】:

清学者。字理堂(或作里堂),晚号里堂老人。甘泉(今江苏江都)人。嘉庆六年(1801年)举人。博学,尤长于易、算,亦通医理。尝游吴越燕齐,常与人论医。辑有《吴氏本草》1卷(1792年),今存稿本,尚有《痧疹吾验篇》、《种痘书》、《雕菰楼医说》等,未见传世。另今存之《李翁医记》2卷,乃其整理名医李炳验案而成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脾虚湿困

    指脾虚导致内湿阻滞的病机。脾主运化水湿,为胃行其津液,脾虚则运化功能低下,引起水湿停滞;水湿的停滞,又反过来影响脾的运化。症见饮食减少、胃脘满闷、大便溏泻,甚或恶心欲吐、口粘不渴,或渴喜热饮、肢体困倦

  • 治病必求于本

    治则术语。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治病时必须追究疾病的根本原因,也就是审察疾病的阴阳逆从,才能确定治法。例如同是发热的证候,其原因有六淫外感、七情内伤以及痰、食、劳怯、虫疰等的不同,有阳盛发热、阴虚

  • 滇橄榄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庵摩勒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新生化汤

    《中国妇科病学》引石芾南方。益母草、丹参、桃仁、当归、益元散各9克,藕汁15克,童便30克。水煎,加童便冲服。治恶露不下,热甚烦躁,不欲近衣,瘀热内结之症。

  • 金豆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蓖麻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蛇窠疮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因皮肤沾染蛇虫秽毒所致。多发于胸胁、脐腹。其形如蛇缠身,皮肤灼痛;轻则腐浅,重则深烂。治宜解毒止痛。祛腐生肌。外涂蜈蚣油,或雄黄末适量,酒调搽之。属于带状疱疹兼有溃破感染的情

  • 草蔻仁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即草豆蔻,详该条。

  • 溺孔

    尿道外口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女子系廷孔,其孔,溺孔之端也。”

  • 薛雪

    【生卒】:1681~1770【介绍】:清代著名医家。字生白,号一瓢。江苏苏州人。因母多病而究心医学,博览群书,精于医术,与叶天士齐名,常互相抨击。薛氏长于温热病,但不屑以医名,故少著述。一般认为《湿热

  • 石膏泻白散

    ①《症因脉治》卷二方。①石膏、知母、桑白皮、地骨皮、甘草。为粗末,水煎服。治燥火伤肺,咳嗽气喘。若痰多加贝母、栝蒌。②桑白皮、地骨皮、甘草、枳壳、桔梗、石膏。为粗末,水煎服。治食滞中焦,化生痰饮,肺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