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医钞类编》。指妇人阴部灼热的一种病症。可用泽兰叶煎汤熏洗。
舌苔黄腻而厚。是体内湿热俱盛之象,法当清热利湿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茅膏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卫生宝鉴》,指女子外阴小及阴道较狭窄。
经穴名。代号SJ15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手足少阳、阳维之会。位于背部,冈上窝内,当大椎穴与肩峰后端外缘连线之中点处;或于肩井与曲垣两穴连线的中点取穴。布有付神经,肩胛上神经分支和颈横动脉
同脾阳虚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青皮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①指人中沟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,又名水沟。在鼻下方、唇上方的皮肤纵沟部,为手足阳明经与督脉交会之处。古人认为此处可作望诊膀胱和子宫的参考。②水沟穴的别名,见《针灸资生经》。详水沟条。
【介绍】:见研子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栗毛球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