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,见该条。
见小儿药证直诀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扶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妊娠。《脉经》“三部脉沉浮正等,按之无绝者,有娠也。”
即大肠经虚寒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虚者,手阳明经也。病苦胸中喘,肠鸣虚渴,唇干目急,善惊泄白,名曰大肠虚冷也。”
【介绍】:宋代人,兼通医学。熙宁中(1068~1077年)邠州(今陕西彬县)地方官。撰《阴毒形证诀》1卷,已佚。
①浑与混通。②湿浊之邪。《伤寒论·辨脉法》:“浊邪中下,名曰浑也。”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九。即手丫发。见该条。
书名。原题《三因极一病源论粹》,简称《三因方》。18卷。宋·陈言撰于1174年。作者认为:“医事之要,无出三因”。本书首叙医学总论,并将三因(内因、外因、不内外因)作为论述的重点;总论后列述内、外、妇
病名。出马王堆汉墓帛书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疠风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