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处明
【介绍】:
宋代医家。生平欠详。著有《玄秘会要针经》五卷。
【介绍】:
宋代医家。生平欠详。著有《玄秘会要针经》五卷。
未成年的男孩。
经穴名。代号SJ7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手少阳之郄穴。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,尺骨之桡侧缘;或于支沟穴尺侧约一横指取穴。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,前臂内侧皮神经,深层为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
病证名。亦名胎前谵语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十:“妊娠谵语,为藏府热极之候,急宜童便时时灌之。不应,用生地黄黄连散清其血中之火,庶胎得安。脉实者,加酒大黄下之,下迟则伤胎也。”
经外奇穴名。据《千金翼方》灸煨退风半身不遂法载,穴在“足拇指奇三寸”。奇,指奇缝,即位于足背,当一、二趾趾缝端直上3寸处。也有说在拇趾尖端直上3寸者(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)。艾炷灸3~5壮;或温灸5~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山小橘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急惊风类证之一。指蛔虫扰及胆胃而致剑突下剧痛,伴有口噤或哭叫的证候。《幼科发挥》:“虫病乃蚘虫攻其心痛也。发则目直视,口噤不言,或大叫哭,口中流沫涎水,面色或青或白,手足强直,宜急攻之。”一般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番杏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六。即前臂尺、桡骨骨折。详见臂骨伤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白头翁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黑骨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