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卒】:十四世纪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字德显,号育溪。衡阳(今湖南衡阳)人。精于医药,擅长儿科,撰有《活幼心书》行世。
病症名。指头痛危症。《灵枢·厥病》:“真头痛,头痛甚,脑尽痛,手足寒至节。”《辨证录·头痛门》:“人有头痛连脑,双目赤红,如破如裂者,所谓真正头痛也。此病一时暴发,法在不救,盖邪入脑髓而不得出也。”症
【介绍】:见卞大亨条。
证名。指鼻上局部多汗。《医林绳墨·汗》:“或有鼻汗者,凡遇食饮汤饭,则鼻上多汗,此肺虚乘热也。宜以益肺凉血,可用人参固本丸。”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下。生于正疔左侧,仍照常法治之。见疔疮条。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一:“乾为白珠,络通大肠之腑,脏属于肺……,肺与大肠相为表里,主分泾渭,上运清纯,下输糟粕,曰行健廓。”因大肠与肺输转运行不息而得名。
古病名。指骨髓困枯败绝的疾患。《备急千金要方·肾脏》:“扁鹊云,骨绝不治,痛而切痛,伸缩不得,十日死。骨应足少阴,少阴气绝,则骨枯,发无泽,骨先死矣。”《华氏中藏经》卷中:“骨绝。腰脊痛,肾中重,不可
目眦之俗称。详该条。
指五脏辨证。临床要综合五脏见证,审察其阴阳虚实。《素问·方盛衰论》:“合之五诊,调之阴阳,以在经脉。”
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杂医科》。在外感热病过程中,突然发生战慄,继而全身出汗,称为战汗。是正气与邪气相争的表现。正能胜邪,则邪随汗解,病转痊愈。《广温热论·战汗》:“温证不论初起未传,俱以战汗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