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江苏新医学院编。分上、中、下篇。上篇为中医基础,分述阴阳、脏腑经络、病因、诊法、辨证、治法、药物及方剂;中篇为中医临床,介绍内科、儿科、妇科、外科、伤科、五官科多种疾病;下篇针灸和新医疗法,包括
证名。指足软弱无力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脚软,筋痛者,大补阴丸,去地黄,加白芍、知母、甘草,倍牛膝。”《古今医案按·痿》:“两脚软弱无力,不能起者,……淫热成痿,正合东垣清燥汤例,但药力差缓,难图速效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五十。又名熛浆疮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小儿生熛浆疮者,由风热毒气客于皮肤,生熛浆而溃成疮。搏于气血而所作也。始生如火烧汤烫,作泡而起,寻即皮破,熛浆出以成疮,亦甚疼痛,渐
出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狗脊之别名,详狗脊条。
指阴寒偏盛。阴盛则阳衰,往往出现厥逆、痰饮、水气等内寒证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阴盛则内寒。”
脉学著作。一名《脉学精华》。2卷。明·吴昆撰。刊于1584年。本书论脉简要,别有见解。作者对太素脉基本上持批判态度。书末附脉案格式,是对医者在诊病时书写病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。
见药总诀条。
异痘之一。痘疮初见于面部,独鼻梁左右密集,其他部较少的症状,此热毒郁聚于肺,多属险症。治宜内服黄连解毒汤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止轩。曲阿(原属江苏丹阳)人。采历代诸家有关论述,纂辑《疟疾论》一书(1897年刊行),为辑述疟疾较为全面的专书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端所。松江(今上海市松江)人。以医术闻名,生平爱好藏书,家有藏书数万卷。撰有《医林统宗》、《伤寒备览》,皆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