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瘰疬

瘰疬

病名。《灵枢·寒热》:“寒热瘰疬,在于颈项者。”又名鼠瘘鼠疮老鼠疮、九子疮、鼠疬走鼠疮蝼蛄疬、延珠瘭、野瘭串疮等。小的为瘰,大的为疬。多因肺肾阴虚肝气久郁,虚火内灼,炼液为痰,或受风火邪毒,结于颈、项、腑、胯之间。初起结块如豆,数目不等,无痛无热,后渐增大串生,久则微觉疼痛,结块粘连,推之不移,溃后脓汁稀薄,其中或夹有豆渣样物质,此愈彼起,久不收口,可形成窦道或漏管。相当于淋巴结结核、慢性淋巴结炎。治法:初期宜疏肝解郁,软坚化痰,用逍遥散二陈汤加减或服消瘰丸。后期以滋补肺肾为主,用六味地黄丸加沙参、麦冬等。如属风热结毒,应以祛风清热为主,佐以软坚散结,服防风清毒饮。未溃者外用阳和解凝膏,已溃者外用丹药或生肌散

猜你喜欢

  • 走精黄

    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:“走精黄,病人昏昏饶睡,四肢疼痛,面目俱黄,舌上紫色,甚则舌面坼裂,及加黑色,此是走精黄,宜用药烙之。”参见黄疸有关条。

  • 睡安散

    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二方。朱砂(水飞)、乳香、血竭(细研)各一钱,麝香(研)半钱,人参、炒酸枣仁、炮天南星、白附子各半两,全蝎二十一枚,蜈蚣(炙黄,酒浸一宿)一条。为末,一岁小儿,每服一字,薄荷汁、好

  • 节解

    人体部位名。古人解、骱通用。同节骱,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三。即关节,详该条。

  • 赤带抱轮

    眼科病证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抱轮红。详该条。

  • 野山豆根

    见《江西民间草药》。为胡枝子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悬旗风

    病名。系指发生在悬壅垂上的血泡。见《喉科指掌》卷三。症见悬雍垂尖端变圆,形似黄豆或桂圆核,红若樱桃,脉来洪数。此由胃火郁盛而发。治宜清热解毒。方宜加味黄连解毒汤、加味甘桔汤等。外吹朱黄散或冰射散等。即

  • 磁穴疗法

    见穴位磁疗法条。

  • 清肠泄热

    治疗大肠实热所致的痢证、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以及便血诸证的方法。多以清热解毒与凉血或行气药相配合,从而达到清热、去湿、止血、止泻、止痛等目的。常用如白头翁汤、芍药汤等。

  • 必齐

    齐,通剂。指必须服用的药剂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必齐毒药攻其中。”《素问·玉版论要》:“必齐主治。”一说:必为火之形近误字,必齐即火齐。

  • 坎宫

    ①推拿穴位名。位于两眉上缘。出《小儿推拿广意》。《厘正按摩要术·立法》:“坎宫在两眉上,蘸汤由小儿眉心分推两旁,能治外感风寒。”有发汗解表,开窍醒神作用,用治感冒发热,头痛,目赤痛等症。②八卦之一。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