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》。指血枯而致之经闭。多因素患失血,或早婚,产多,乳众等耗伤阴血,日久乃致血枯,冲任空虚,无血下达胞宫而致经闭。因失血者,症见饮食减少,面色白无华,日渐虚弱消瘦,治宜补血养血,方用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京师(北京)人。世医出身,生活于十六世纪。初任职于御药房,嘉靖元年(1522年)任御医,后任太医院院使,因得明世宗赏识,升官至通政史、礼部侍郎、工部尚书,并曾主管太医院。1547年
出《灵枢·九宫八风》。指脊骨两旁浅层肌肉的肌腱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木鳖子,详该条。
指药物的气味性能不甚猛烈者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常毒治病,十去其七。”
推拿手法名。即拉法。《备急千金要方·养性》:“左右换,前后拔。”
出《覆岩本草》。为忍冬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复方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奇之不去则偶之,是谓重方。”详复方条。
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:“病人颜色干枯,目下赤、口干舌缩,心中恍惚,四肢烦重,此是白黄。”治用灸烙法,内服地黄当归汤。参黄疸有关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八方。金银花、天花粉各一钱二分,甘草、防风、黄芩、白芍药、赤茯苓、贝母、连翘、白芷各一钱,半夏七分,乳香、没药各五分。酒、水煎服。治痈疽,发背,乳痈,无名肿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