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须草
见《广东中药》。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。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地锦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蒲黄饮,见该条。
出《海药本草》。即乳香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即神门。见该条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脱力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杨士瀛条。
病证名。即白喉。清乾隆年间发现白喉病之初,无一定名称,常以患处发白而名之。故“喉间发白症”一词曾作为当时白喉之病名。对此,《重楼玉钥》卷上云:“喉间起白如腐一症,其害甚速……惟小儿尤甚,且多传染,一经
又名脖项。古人把颈部分前、后两部分。前为颈部,后称项部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大风颈项痛,刺风府。”
病名。指痔因情绪刺激,起居不慎等因素而发者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……遇劳苦气怒酒色则发,发则肿胀、形若核桃,坚硬如石,俟气消毒散则平复如初、惟戒气怒,不须医治。”常见于单纯肛漏并发感染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