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眩
指耳屏的软骨。在外耳门前侧,左右各一。
指耳屏的软骨。在外耳门前侧,左右各一。
少阳相火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四之气,畏火临,溽蒸化。”张景岳注:“少阳相火用事,其气尤烈,故曰畏火。”
【介绍】:见余伯陶条。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为望江南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推拿穴位名。见《幼科推拿秘书》。即大肠经。见该条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本篇专论疟疾的病因、病理、证候、诊断和治疗原则,故名。
病名。又名肛瘘、漏疮。多因肛门周围痈疽溃破久不愈而成;或由肛管直肠内壁的感染发展而来。症见肛周有疮口并与管道相通,常流脓水,疼痛或瘙痒,缠绵不愈。若患处肿硬痛,疮口凸起,脓液稠厚,病体尚壮者,属实症;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指经漏下血夹有白色液体。参见崩漏条。
①(dān)。热邪、热气盛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瘅成为消中。”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瘅热焦渴。”②(dǎn)。通疸。黄疽病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:“肝传之脾,病名曰脾风,发瘅,腹中热,烦心,出黄。”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杜衡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见肘后备急方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