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。为杏叶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,见《诸病源候论·小便病诸候》。即癃闭,详该条。
①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即青风藤。②见《江西中药》。为爬山虎之别名,各详该条。
见鬼眼条。
指人体津液的耗失与消亡。又称亡津。多因于误治(如误汗、误吐、误下)或热邪炽盛所致。
练功方法之一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《少林内功》。取弓箭步,两手由后向前上方亮掌,掌心朝前,指尖相对,目注掌背,上身略前倾,换步时向后转,两手收回至腰后,再向上亮掌。
【生卒】:1877~1962年【介绍】:现代医家。四川奉节人。早年学习文学,后改习医学,从二十多岁开始行医,有较丰富的医疗经验。解放后,任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,并任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。著有
沮,败坏;弛,松弛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味过于辛,筋脉沮弛,精神乃央。”
新出土古佚医学帛书。撰人未详。约为秦以前的作品。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。全文约百余字,主要是有关诊断学上鉴定死亡征候的论述。
仰卧。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不能正偃者,胃中不和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