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肺痿嗽

肺痿嗽

病名。指肺痿病的咳嗽。因阴火灼肺,肺叶痿弱作嗽。《万病回春·咳嗽》:“肺痿嗽者,声哑咽喉破痛,浊唾涎沫,或唾中有红丝脓血,热在上焦,阴火炽焰,熏蒸肺叶而成,此真病也。宜养血滋阴清金保肺,消痰降火。”《校注医醇賸义·咳嗽》以肺叶痿败,喘咳夹红者,宜白胶汤;肺萎骨蒸,或寒或热,或劳咳嗽,声嗄不出,宜秦艽扶羸汤;多年咳嗽,肺痿咯血,宜独胜散。亦可用滋阴降火汤六味地黄丸相兼服。参见咳嗽、肺痿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膜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》,指眼生翳膜带青色者。

  • 巨阳

    巨,大也,巨阳与太阳同义,故《内经》亦称太阳为巨阳,见《素问·五藏生成篇》等篇章,参见“太阳”条。

  • 拨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又名拨络法、弹拨法、抻法。用手指按于穴位上,适当用力来回拨动。能解痉止痛,对松解软组织粘连有一定的作用。

  • 厌黄

    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:“病人四肢烦疼,手足无力,吐逆,不下饮食,渐渐瘦弱。”治用灸烙法,内服大黄汤等方。参见黄疽有关条。

  • 素问佚篇

    见素问遗篇条。

  • 瘴疟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地方性疟疾之一。多因感受山岚疠毒之气,湿热郁蒸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疟病诸候》:“此病生于岭南,带山瘴之气,其状发寒热,休作有时,皆有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。其病重于伤暑之疟。”

  • 虚冷泄泻

    病证名。《活幼心书》:“先泻而后吐者,乃脾胃虚冷,其候先泻白水,或白冻,吐亦不多,口气缓而神色慢,额前有汗,六脉沉濡,此为冷也。”治宜温中,用理中汤。

  • 李子乘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注《太上黄庭外景经》,3卷。

  • 视远怯近证

    病名。见路际平《眼科临症笔记》。即能远怯近证。详该条。

  • 寒热错杂

    寒证与热证交错在一起同时出现。如上热下寒、上寒下热、表热里寒、表寒里热等证。参见各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