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肾俞漏

肾俞漏
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为窦道生于肾俞穴部位者。相当腰椎结核于肾俞穴部出现的寒性脓疡破溃的病症。内服调补气血之品,外用药线引流或手术治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阴跷脉病

    病证名。由阴跷脉经气异常所致的病症。《灵枢·热病》:“目中赤痛,从内眦始,取之阴跷。”《难经·二十九经》:“阴跷为病,阳缓而阴急。”《奇经八脉考》:“寸口脉后部左右弹者,阴跷也,动苦癫癎,寒热,皮肤淫

  • 老翳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异授眼科》。指宿翳之顽固不易消退者。参见宿翳条。

  • 嵇康

    【生卒】:224~263【介绍】:三国魏文学家、哲学家。字叔夜。谯国铚(今安徽宿县)人。世业儒,博学多闻,为“竹林七贤”之一。长而好老、庄之学,恬静无欲,性好服食,著有《养生篇》3卷,已佚。今有《嵇康

  • 衄衊(miè 灭)

    病证名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鼻渊者,浊涕下不止也,传为衄衊。”衄指鼻血,衊指汗孔出血。《圣济总录·鼻衄门》:“胆受胃热,循脉而上,乃移于脑,盖阳络溢则血妄行,在鼻为衄,在汗孔为衊。二者不同,皆热厥血溢

  • 穿掌毒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四。即手心毒。见该条。

  • 香附米

    见《本草求真》。即香附。详该条。

  • 老妇血崩

    见《傅青主女科》。即年老血崩,详该条。

  • 湿热眩晕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外感眩晕》。感受湿热时邪所致。证见头晕目眩,自汗,面垢背寒,口渴欲饮,小便黄赤,或见身热,舌苔黄腻,脉濡数等。治宜清热化湿。用人参白虎汤、黄连香薷饮等方。参见眩晕条。

  • 颈项强痛

    证名。指颈项肌肉筋脉牵强引痛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常可与项强、项痛、颈肿并见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颈项病源流》:“颈项强痛,肝肾膀胱病也。三经感受风寒湿邪,则项强。风热胜,宜加味小柴胡汤;湿胜,宜加味逍

  • 脐疔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疔疮生于脐部,多见于婴幼儿。证治见疔疮条。